江城纪 | 高洪波:走读江夏
江夏的历史的确十分悠久,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,江南、江东是很容易弄混的概念,但是江夏却一下子就锁定了坐标。它属于历史的武昌,再往远处,属于楚国,因此江夏和武昌的名字紧紧焊接在一起,江夏在28年前叫武昌县,至今它还在名片上写着“楚天首县”,尽管现在已经是江夏区了。
江夏的历史的确十分悠久,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,江南、江东是很容易弄混的概念,但是江夏却一下子就锁定了坐标。它属于历史的武昌,再往远处,属于楚国,因此江夏和武昌的名字紧紧焊接在一起,江夏在28年前叫武昌县,至今它还在名片上写着“楚天首县”,尽管现在已经是江夏区了。
当梧桐叶轻盈落下,当晨露在草叶尖凝结成透明的珍珠,当傍晚的风裹着桂香悄悄漫过窗台 —— 我们知道“秋分”,这个把秋天分成两半的温柔节气,已悄然抵达。
值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时刻,我们一起走进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、遗址之一的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,透过中山舰舰体及舰艏甲板的多处伤痕,真切感受“一代名舰”喋血金口、浴血抗战的悲壮历史。
1910年的上海码头,泥地潮湿,雨水沿着木板流下。彼时的清政府自知大势已去,却还在最后一搏。载淳和萨镇冰,一个是新任海军大臣,一个是老北洋提督,双双踏进了三菱造船厂的大门。手里握着来自大清的银票,目光投向厂房里横七竖八的新型舰艇。说是想领先世界,这不过是亡羊补
5月14日,辛亥革命博物院与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联合举办“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”5·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,通过汇聚合力、创新模式,在文物保护、文化传播、学术研究等领域持续发力,为辛亥革命文物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百年风云激荡,辛亥精神永续。为庆祝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,5月14日,辛亥革命博物院与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联合举办“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”5・18 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,通过汇聚合力、创新模式,在文物保护、文化传播、学术研究等领域持续发力,为辛亥革命文物的传承与发展